一个人的成功标志,不是看他登到的高度,而是看他跌到低谷时的反弹力。
——王石
2018年1月23日晚,王石在北京水立方开启了一场题为“回归未来”的跨年演讲,王石将自己的百年人生拆分成3个33年,此时他正站在人生三分之二的节点上,他想通过这场活动,梳理自己的大前半生,以真挚、朴素的姿态回望过往,展望未来。
王石站在水立方的讲台上,用三个半小时与在场定向邀请的3500名观众从他与家人的情感故事、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时刻、创业生死、企业家精神和百战归来再读书等方面分享他对生命,对未来,对环保、教育、生死、苦难、慈善、美和爱的思考与收获。
身着黑色高领毛衣和修身黑色西服出场的王石看上去放松、坦然。“过去一年对于我来讲,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”,演讲伊始,王石说道。他说,自己想感谢多年来,对他和万科的成长给予友谊、关注、帮助甚至批评的人,“我感到没有你们,万科不可能有,没有你们我也不可能这样堂堂彩彩地站在这里”。王石笑称自己遗传父亲,会脸红、微微出汗,为了当晚演讲时不出汗,“我从早上到现在就没喝水”,全场掌声雷动。
嘉宾观众
[回归未来]
生命的本源
生命源起,反思人生应该更多的去表达爱
在王石的人生轨迹中,他是“企业家”,是“登山家”,是“访问学者",是有着层层光环的人物,在外界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。
可是在23号晚的演讲中,我们却意外地看到,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王石,却以温情开场,公开谈自己的父母,自己的家庭,我们看到了王石对亲人深厚的爱。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产生的影响,有时会左右其一生的命运。演讲以追溯生命本源作为开端,尝试告诉公众,在急躁、浮躁、烦躁的年代里,父母、子女之间的爱是未来各种不确定性事物中,能确定的一种,反思人生应该更多的去表达爱。
认知自己,是人生难的课题
王石还现场玩儿起了自黑,幽默搞笑黑起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:“我用中文表达都很羞涩,更别提讲英文了。”人这一辈子,难的就是认知自我。从在哈佛中国留学生学会中国经济论坛做嘉宾进行“磕磕巴巴的英文”演讲到去哈佛做访问学者,他坦言自己“过得非常艰难,根本听不懂,只有借学生的笔记拷贝一下,晚上才能做作业,作业很少凌晨两点完成的,早上八点半又要上早课,几乎是熬不下去了,我曾经很多次想打退堂鼓,但终还是坚持了下来。”
“我们本土培育了很多企业家,但是如何往下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,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际交流。我们在达沃斯、在一些会议上,会发现在世界华人企业家里,香港、新加坡、台湾企业家和国外在一起交流如鱼得水,而大陆企业家自成一体。你出去是为了交流,但是限于语言的障碍没有交流在一起。所以我就要和我的短板较劲,我就是要过这语言关。当然语言是一个工具,通过这样的学习,我到国外才知道中国的文化需要很多很多去了解。”
到了哈佛学习之后,王石感受不仅仅要系统了解西方文化,还要更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这样才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保留的,哪些应该是批判吸收的,而哪些应该是结合的。
[回归未来]
挑战人生无限可能
创业是一场生死战
胆识、目标、运气、一样也不能少
人生充满无限挑战,商业中更是如此,未来的不确定性,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,在各轮革命的浪潮中,王石在演讲中从登山谈到创业,谈到企业该如何接受挑战,人生该如何接受挑战。
王石谈到创业时机:“我们不要看成功时候发生什么事情,要看成功之前,很多年轻人考虑很多,你是怎么做的。企业家的胆识非常重要,从某种角度来说讲,企业家是在赌。
创业是一场生死战,一无所有的时候,拼的是想象力,敢闯,不拘束,要有敢赌的心理,王石谈到自己的桶金,说到“实际上我的成功带有一部分的运气和侥幸。之后你会发现,你做生意基本是参杂着这样一个赌博和冒险,而且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。创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。创业初期往往遇到“赌博”的成分,你要有胆识,但是企业做大的时候,“赌”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。"
至于未来,未来能做成什么我不知道。但是我如果做企业一定做成伟大的企业,什么叫伟大的企业?王石说:“我想是指企业在社会上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他作为一个公司,生产产品、生产服务的范围,他的文化已经在整个社会有正向的推动力。”
“放下”是考验
1999年王石决定辞去万科总经理职务。他认为企业更多要建立的是制度,是团队,是品牌,而不是个人的魅力。“我给万科带来什么?选择了行业多元化,选择了房地产;第二个建立一个制度,建立企业制度;第三个建立了这样一个团队;第四个是品牌。”王石说。
放下之后第二天上班,“一上午没人来找我汇报工作,那边在开总经理办公会议,本能想冲过去,但知道不行,觉得困兽犹斗。”辞职后的前两个礼拜,他感到属下不是在汇报工作,而是在等待指示,“辞去总经理职务是形式上的。”他说“你就是克服了权利欲还不行,你一定要给你自己再开辟一个新天地,社会上开辟一个你可以发挥作用的场所,这就是为什么我99年之后更多的开始到社会上去做公益,到社会上去做慈善,到户外去做我个人儿时梦想实现不了的,去登山,去飞伞,去帆船,去赛艇,去做这些事情。”
这是不容易做到的,但王石他做到了。
人生应该怎样面对艰难时刻
伯郎宁在一段精彩论述里曾说——“英雄不是活在蜜罐里,他每天都会拷问自己的心灵,牢笼是造就伟大的处所,逆风正是为流的水手而刮的。须要欢迎一切挫折,这挫折使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变得崎岖不平,须要欢迎一切的刺痛,这刺痛不是我们坐下来或者停滞不前而恰恰是我们要奋勇前行。”
过去的两年,很多人都替王石担心,是不是经历的艰难的时刻。王石对此感慨,这种时刻其实非常多,但是要说对心灵上的撞击大,或者说至暗时刻应该是2008年“捐款门”所带来的冲击,要远远大于以往所面临的艰难。在时隔多年之后,王石吐露心声,那样的经历非常宝贵,让他意识到应该怎么重新认识自己,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环境,作为一个企业家,应该怎么做。
王石对于人生中的艰难时刻,总结说:先要有企业家承受压力的能力,做坏的打算,第二保持乐观的态度,第三让困难的经历转化成你人生的财富。“现在事后来看,既然我是企业家的身份,对股东、对万科的员工、对市场负责的话,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应该道歉,不但道歉,而且要迅速道歉。”
[回归未来]
生命力,你也可以
关于生命力,关于美,王石有自己独到的看法,王石从DNA的配对和分解,引申出从生命的本源到人生的第三个阶段。在他看来,美,就是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,一个健壮的身体。
王石举了几个实例分享给大家,要如何从饮食和运动上保持自己的健康?如何来追求美?
谈到饮食,王石倡导大家改善饮食习惯,优化饮食结构,提倡健康饮食。谈到运动的时候,王石分享了在剑桥划赛艇的故事,讲述在运动中如何体会生命的愉悦感,他还邀请现场的观众登台与他一同运动,展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体现出的生命力的美。
王石与观众互动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
[回归未来]
生死对谈
主持人毕啸南与嘉宾马静芬、汪建、王石、孙冕和在场的3500人一起叩问生命,叩问未来。从不同角度阐述“生死故事”,讲述生命的磨难和长寿的话题。
关于生命的价值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。在现实的焦虑中,我们常常会问自己,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?我这一生怎么样更好地活着?
乔布斯那句“记住你即将死去”是每天提醒他生命到底是什么的座右铭。“荣耀与骄傲,难堪与恐惧,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。如果觉察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,‘记住你即将死去’会是好的解药。”
未来,“生与死”是绕不开的关键词,但是我们又会有点小忌讳。对此,在生死对谈环节,褚橙庄园董事长马静芬从女性和生命力角度表达出“女性如何抗衡岁月中的委屈与磨难”、“生命力的源头是什么”,在谈到她82岁再创业时,老人铿锵有力地道出“我要做云南好产品的代言人”的创业愿景,这就是她的生命力。
从左向右:孙冕、马静芬、汪建、王石
而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,这位基因组学发展的初始时刻,就抓住机遇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,他谈到自己生命有独特的见解,希望健康人人可及。汪建不喜欢听到的就是“养老”。他说,要向疾病宣战,让更多家庭远离癌症恐慌。希望“基因科技造福人类”的汪建表示,“人的生老病死就是听天由命,现在能不能生老病死不听天由命,我凭什么就要听天由命呢?”
从文化角度出发,《新周刊》社长孙冕则是这样谈论生死——“我们从生到死一段路程,假如我们想到死难道不去生活吗,这个跟我们人生中所从事的事业和所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样的,很多人跟我说,你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,可能有失败,有成功,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,我说没有意味着什么,我在活着。”
[回归未来]
人之为人,追求美好,美美与共
公益不是施与受,而是平等的关注与互相的给予
在“回归未来”的演讲中,“追求美好生活”,是其中的高频词。美好生活不止一个范式。做企业、登山、读书,在每一个象限里挑战极限,曾经是王石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但有一件事情,让他意识到,自我作为一个个体的美好极限也许并不是重要的。更重要的是,怎么用个体的力量,去影响更多的个体,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,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、美好社会。这件事情就是公益。
王石现场分享了久美的故事和潘文石的故事,从盲童久美带来的震撼和潘文石教授的旗帜和信后,感悟很深:我可以变得更高尚一些,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与公益中来。王石说“我再也不能为了张扬而张扬,应该尝试把自己的户外探险活动与公益活动结合起来。“探险有极,公益无限”,在接下来的探险活动中,我都尽量赋予其一个公益主题,南极,为拯救白头叶猴进行募捐;珠峰,零垃圾登顶等等……”
行动就会有奇迹
按照王石的理解,所谓慈善、公益,也不仅仅施与受的关系,不仅仅是给钱给物,更是平等的关注和互相的给予。同样,户外探险是对大自然的尊重,与环境保护、生态保护等精神是一致的。
王石在演讲中讲述了对于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到底要做什么,他希望,自己的第三个三十年,能把人生后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公益环保事业上。
他用真正的公益行动改变这个世界
从08年的汶川地震到10年后的“抗震学校”遵道学院,现在的遵道学校,是当年由万科集团全额捐建的。万科集团在震后的近十年时间,时刻关注遵道学校的发展,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以维护学校校舍、打造校园文化、建立教师奖励基金、设立学生关爱帮扶基金等。我们能够看到这位企业家在真正的用行动改变世界。
“公益”是建设一个共同的美好世界的愿景和目标。因此每一个人、每一个企业、每一个组织都与公益息息相关。这一切是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得以进步,建构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。
洛克菲勒家族 苏珊·洛克菲勒
《回归未来》邀请到万科党委书记解冻,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继承人 苏珊·洛克菲勒,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、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植,陈香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师艳丽和全球清洁炉灶联盟CEO Radha Muthiah分享他们的公益故事。从女性权利、环境保护、弱势人群关怀等角度阐述“人之所以为人”所应承担的社会的责任,让生命变得更加完整。
从左向右:吕植、苏珊·洛克索菲、Radha Muthiah
从左向右:苏珊·洛克索菲、Radha Muthiah 、师艳丽、吕植
同时,王石邀请众多公益同仁一起登台。“向公益人致敬”,“让我们向全中国、全球为公益、环保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敬意”。呼唤大家用行动,而非口号,改变中国,改变世界。
[回归未来]
蓝莲花快闪
演讲结束,全场用火的“快闪”形式,全场大合唱《蓝莲花》,给现场观众奉送惊喜和感动。
《“回归未来”2017-2018跨年之夜》由万科公益基金会、深潜公司和CTEAM联合主办,承礼学院协办。
《“回归未来”2017-2018跨年之夜》
到文明的源头拥抱未来
共同探索生命美的力量与意义!
#腾讯与浙江卫视2月7日全网联播#
欢迎关注!
承礼学院|传承 · 仁礼 · 善美
微信ID:chenglixueyuan
微博:@承礼学院
长按二维码关注承礼学院Copyright 2017 承礼学院 京ICP备17057873号-1 技术支持: